第一眼看见天柱县联山街道幸福社区搬迁群众陈荣美,很难想象这位身形娇小瘦弱的女子,如今已是两位孩子的母亲,一肩挑起养家的重担。
陈荣美原是关岭自治县人,外出务工时和丈夫相知相恋,两人婚后在广东经营一家理发店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天有不测风云,陈荣美的丈夫不幸患上肾衰竭,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,身体也每况愈下,干不了重活。
(资料图)
搬到联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,社区党组织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,推荐她担任楼栋长。于是,陈荣美白天在县城打零工,晚上入户走访,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搬迁后续扶持工作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陈荣美接触到手工编织,勤奋好学的她通过网络掌握了手工编织技术。“刚开始我也做不好,只有不停地看教学视频,有时候编织一朵小花也要反复练习很多遍。”
几支钩针、几团毛线,是陈荣美包里的常备“武器”,一有时间她就钻研手上的活。
联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4717户20234人,其中有劳动力群众10614人,妇女劳动力占45%。2022年,在天柱县妇联和联山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,通过阵地共建、资源共享、培训共办、就业共推“四共”工作法,陈荣美组织社区爱好编织的妇女成立手工编织队,激发了搬迁妇女就业创业积极性。
“经过近半年的运营,手工编织队已吸纳50余名妇女,其中熟手40名,学徒10余名。”联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超平说,目前,手工编织队的编织品已与部分企业、单位达成合作,实行订单式稳定销售,同时,陈荣美还尝试通过抖音、微信朋友圈等方式销售手工制品,线上订单也络绎不绝。
“我以前就是家庭主妇,通过参加陈队长的手工编织培训,如今有了一技之长,在家里带孩子的同时也能通过手工编织赚钱。”搬迁群众潘丽高兴地说。
“最开始是因为兴趣爱好和补贴家用,现在在组织的关心下,我们组建了队伍,销售逐渐走上正轨,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,但是我相信,只要踏实肯干,大家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!”陈荣美说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
编辑 孙蕙
二审 杨惠
三审 袁燕
Copyright © 2015-2023 港澳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